
01
火爆了!火爆了!
小伙伴們聽說了嗎?前幾天的一篇名為《學習、成長……》的文章,一經發(fā)布就在小范圍內引起了眾多職場人士認同和共鳴,一下子火了起來。
就連小編也原以為學習、成長、發(fā)展只有在剛剛進入職場的前兩年才會熱血沸騰、廢寢忘食的把公司當做自己的,但是歲月總是一把殺豬刀,2年過后,那股子熱情也被職場當中的各種不順心,不和諧慢慢磨滅了,當初那種工作就是一切的沖動也變成了工作是別人的,不用太那么上心。但是看了這篇文章之后,小編我的積極性又上漲了,又有了當初那種想在職場上馳騁一把的激情!原來升值、加薪這么簡單!
02
以下這些小伙伴們,似乎和我也有同樣的感受吧。我們來看看(這里是需要感受的)





03
以下就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再次欣賞一下這篇文章吧:
我們都清楚,一切的成長都是來自于實踐,沒有實踐一切都是空談,就連我們的毛爺爺都說了: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!回想起這么多年,說起學習史,也一把血淚史呀,直到現在參加工作,為了提升,周末也是報了各種補習班和提升班,到頭來花了錢,卻發(fā)現似乎也沒有學到太多,更別提能夠落地執(zhí)行了。并不是說學習到的知識沒有用,而是理論和現實之間總是那么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差距。尤其是現在信息如此快速的時代,如果不掌握一套發(fā)展、成長的原理,學習真心趕不上發(fā)展的速度。
愛迪生發(fā)明燈泡也是在嘗試了9999次失敗之后,才有了那最后一次的“光明”;
李小龍的成功,來自于每天不懈的刻苦訓練;
想要一口純正流利的英語,沒有一個純正的口語的老師,相比也達不到純正的標準吧。
看來成長第一個核心必須是:認準目標,瘋狂實踐。
我們也經常會聽到一句話: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,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,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。
文章當中舉出的大量的案例來說明成長的第二個核心要素:不惜一切找到一位與自己目標相符的高人,全力以赴大量實踐學到他的精髓!
孫臏、龐涓、蘇秦、張儀之所以厲害是因為他們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師父——鬼谷子,并且一學就是7年半。
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女士,之所以成功,是遇到了朱江洪的全力栽培,并且一學就是26年。
這說明,要想成長得快,自己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,但是要想成長的快,發(fā)展的高,還需要找到一個有能力的名師,能夠栽培自己,指點自己。
文章到這里也基本上結束了,但是細細品味,卻道出了學習、成長和發(fā)展的兩個關鍵要素。
值得我們每一位職場人士進行認真思考。
04
隨著小編的了解,原來這篇文章是中國當代職業(yè)伯樂第一人張凱集先生所做。
張凱集先生自2010年創(chuàng)辦伯樂平臺開始,一直致力于挖掘人才的天賦和潛能,核心業(yè)務是鑒定一個人能做什么,不能做什么,以及能做到什么程度的專業(yè)鑒定機構。
在2014年底,創(chuàng)建了伯樂職業(yè)實踐學院,本著伯樂制、實踐制、潛能制、公司制的四大要求去培養(yǎng)和打造人才,就在2015年的學院招生當中就報名了1570人,但其中通過鑒定的只有167名學員參加訓練,通過一年多的訓練,已經有眾多學員在職場中得到了很好的發(fā)展,多人在自己單位多次漲薪晉升。來,看看他們的收獲吧!



05
今年伯樂職業(yè)實踐學院又要重點培養(yǎng)和打造一批具備COO、CEO管理基礎的職業(yè)經理人,據說可能就只這一次機會哦。
小伙伴們,據說本周還有最后一次現場鑒定和訓練體驗的機會,報名時間是12月16日下午,還有不到一天的時間了。
如果目前你不知道自己的管理水平處于哪個階段?同時遇到的很多的管理方面的問題難以解決,特別是不能夠精準的識人用人,此次還有最后一個機會邀請你來體驗:測一測自己的管理潛質吧!
報名請點擊:
http://www.hdb.com/party/l1qtb.html?h_share_uid=3kx07&hdb_from=AContacts |